032019/01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分期及研究方法第一,20世纪初到40年代,是中国比较文学初期阶段。这一时期,比较文学学者大多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这一现象非常显着。胡适、陈独秀等五四时
032019/01
在1962年的经典论文《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中,亨利雷马克说的一段话被视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滥觞: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
032019/01
亨利雷马克于1961年第一次以定义的方式将跨学科研究视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之一①。以韦勒克、韦斯坦因等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界在定义提出之时对其进行了猛烈攻击,使跨学科研
032019/01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谓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创作思路的开阔。跨文明背景下的研究更是如此。当一种理论或作品由此时此地旅行至彼时
032019/01
陈鹏翔(1942),台湾作家、诗人,历任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世新大学英语系教授等职。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是其学术研究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主题学理论的研究与
032019/01
形象,既是一个古老原始的朴素命题,又是一个时尚新鲜的话题。中国古代圣人设卦以观象是要给无形之象提供具体可观的形象化线索。佛教中所说法相也可以看做形象的某种面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