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论文题目:专业对接市场 品牌促进发展——中职公关礼仪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摘要:当前,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不断提升吸引力、竞争力、发展力, 提高质量和效益, 已经成为我国职教界的共识和自觉行动。2010年启动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在内涵, 专业建设是核心和载体, 专业系统化建设成为职教发展最紧迫的任务。目前, 我国还没有公关礼仪专业建设标准、规范, 这极大地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步伐, 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公关礼仪专业; 专业品牌; 系统化实践与研究;
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公关礼仪专业成立于1992年, 1997年被评为长春市骨干专业;2010年被中国公关教育委员会评为公关教育品牌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吉林省骨干示范专业;2013年申报成为中职国家改革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多年的专业发展, 学校经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研, 对接市场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改革创新, 确立了专业发展优势。总结20多年的专业建设、研究成果, 学校启动了“公关礼仪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项目。
一、开展专业调研,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公关专业组对全国范围内的公关行业、企业和同专业院校开展了广泛调研, 了解到我国公关服务执行类人才的缺口极大, 这类人才由中职教育对口培养, 而教育部目前还未开展中职公关礼仪专业的系统化建设研究, 所以一方面公关行业严重缺乏接受过专业教育、对接岗位培养的公关职业人才;另一方面, 因为缺少科学系统的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 中职公关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又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要。针对这一现状, 对接市场需求, 专业组确定了“以校企合作促发展, 以师培双进促双赢, 以岗位实践强能力, 以社会服务育创新”的建设思路。即以校企深度合作为主线共育公关人才;以教师进企业, 企业进校园为途径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岗位实践锻炼为手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以参加社会服务为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专业建设思路, 启动了公关礼仪专业的品牌化专业建设项目。
(一) 深入调研, 构建“公司+教室”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行业、企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职业融入学业, 学业凸显职业;专业融入社会, 服务凸显能力的理念。学生入学后, 在专业教室和实训教室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并在学习中参与完成校中企 (长春公关公司) 的经营任务。选派学生在企业中走岗能够使学生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内容,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做出最后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二) 紧贴岗位, 构建“宽基础, 双方向”课程体系
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 以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形成为主线, 构建了“宽基础、双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宽基础”, 即教学内容集合了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今后的转岗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双方向”, 即公关礼仪服务和客户服务两个方向, 学生在确定方向后, 引入工作项目, 针对不同岗位进行模块技能训练, 强化专业技能。
(三) 校企共融, 构建“双融共育三结合”的校企合作运行平台
经过多年摸索, 构建了“双融共育三结合”的校企合作运行平台。双融:指学生在校学习阶段, 将企业岗位中的从业标准和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共育:指学校与企业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培养过程共管、培养效果共评、培养结果共享, 最终实现校企共育高素质人才,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三结合:指校内课程体系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四) 专兼结合,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是对所有专业课教师的统一要求。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的各种培训学习, 建立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梯队建设制度。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继续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型”比例;开展以骨干教师为主的全员培训, 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 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公关、会展、广告、商贸服务类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教师实训基地, 并按责任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教师的培训工作。
(五) 活动育人, 积极开展师生技能比武
师生技能比武,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活动育人更是公关礼仪专业的育人特色。公关礼仪专业应开展专业基础技能比武, 如演讲大赛、礼仪大赛、主持人大赛、朗诵大赛等考核项目;按专业方向开展特色项目, 如公关礼仪服务方向开展营销技能、广告创意和专题活动策划展示项目;客户服务方向开展客户服务模拟、服务礼仪等项目的技能比武。
二、专业建设创新及推广应用
(一) 专业建设创新
1. 品牌化的专业发展战略
专业坚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 不断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以公关科学为引领,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引入公关CIS品牌形象系统, 全方位、品牌化塑造专业, 坚持“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的、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开展专业建设。
2. 市场化的专业运作模式
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学校投资创办了长春市公关公司作为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 实现了办学和市场的全面接轨, 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育人, 在经营中发展, 公司现在已由最初的11个经营项目扩展到23个经营项目, 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 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发挥公关礼仪品牌优势, 凸显示范引领作用, 传播公关科学, 传承礼仪文明, 专业建设中积极参与、承办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国内社会活动和大型赛事, 为长春市创建文明城做出了突出贡献, 更成为了吉林省礼仪服务的品牌。
(二) 推广应用效果
1. 公关礼仪专业系统化建设的示范作用与推广
经过系统化专业建设, 公关礼仪专业的发展有了依据和标准, 提炼出了专业系统化建设的范例, 在创新教学模式、形成师资队伍优势、体现实践教学特色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近几年, 山东济南教育局、沈阳外事学校、吉林经济贸易学校等20余所学校到学校学习观摩, 对学校公关礼仪专业的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为同类职业院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社会影响和辐射
公关礼仪专业在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并注重提升社会影响力, 公关礼仪专业教师长期为欧亚集团、吉林银行、中国邮政吉林省邮政局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关礼仪类培训。同省、市教育部门合作组织了“送礼仪进校园”培训项目, 为吉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长春工业大学等院校讲授校园礼仪与现代礼仪课程, 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先后承担了2007年长春亚冬会、2008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前导队及花束队的工作, 在教育展、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长春电影节上从事礼仪接待、会务组织工作, 他们的优质礼仪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提高了专业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徐玥.中职公关礼仪课程教学现状和趋势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 .
[2]杨良典.也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 2002, (16) .
[3]兰敏.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1, (12) .
[4]孙锦明, 万曙林.中职专业设置原则与建设策略[J].成人教育.2006, (12) .
[5]杨晨.公共关系学专业发展现状研究报告[J].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