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与趋势。根据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特点, 笔者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结合起来,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 属于公共基础课, 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在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专业知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介绍如下:
1、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有利条件
1.1 社会发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我国许多医院已经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 , 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 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中职卫校学生毕业后从事医院工作需及早适应和熟悉信息化医院相应软件的操作方法。针对这一职业生涯需求, 在校期间, 学生更要认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2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到2020年,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3 中职卫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投入合作学习中, 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更是身心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中的实施过程
2.1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中, 从中职卫校学生实际学情出发, 充分考虑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兴趣浓烈这一特点以及学生已掌握基本医学知识, 具备一定医学操作技能。故着重突出计算机与医学的结合, 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与医学的密切联系, 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头脑风暴法、探究式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日后实习就业做好准备, 更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笔者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 的“制作数据图表”, 教授班级为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 (第二学期) 。教学引入“健康梦·中国梦”这一主题, 让学生应用医学知识开展健康体检 (如身高体重、血型、血压、血糖、体温、视力等) 的检查, 置之其中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 同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专业联系起来, 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
2.2 教学实施步骤
2.2.1 准备阶段
(1) 根据学生特点做好课前分组, 充分考虑性格、计算机操作基础、医学操作技能等因素, 确保分组的平衡性。同时, 选出一名学生为组长。 (2) 教学实施前一周, 发放任务指导书, 以“健康梦·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健康体检, 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 对体检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最终录入计算机。 (3) 师生讨论制订学习过程评价量规, 采用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考察学生表现, 从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健康体检、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使评价多元化。
2.2.2 实施阶段
(1) 情景导入。结合时事政治和职业实际, 播放“健康梦·中国梦”视频和护士工作站照片, 引导学生关注医学中的计算机应用, 调动课堂气氛。 (2) 图表浏览, 引入新知。教师用PPT展示多组数据生成的Excel表格与Excel图表, 引导学生体会图表的特点与意义。通过应用类比教学比旧出新, 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之一:制作数据图表, 促使新旧知识的贯穿与迁移, 以学生为中心牵引教学。 (3) 学生操作, 获取图表。小组成员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对在课前开展的健康体检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创建相应的数据图表。数据来源于生活并结合医学专业,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4) 图表再览, 引入新知。教师用PPT展示多组图表编辑前后效果, 体会格式化的特点与意义。再次通过应用类比教学比旧出新, 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之二:格式化数据图表,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5) 学生操作, 美化图表。各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已创建好的健康体检图表进行格式化, 学生积极参与,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6) 成果展示, 分享成功。各小组成员展示本次健康体检结果及格式化后的数据图表, 提高自主探究性, 同时引入过程性评价, 使用《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2.2.3 结束阶段
教师总结学习难点并点评学生表现, 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与医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在Microsoft Word2010中完成包含本节数据图表的体检报告文档, 实现新知与旧学的融会贯通。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思考与体会
3.1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法, 学生自主探究, 开展健康体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传统单一学科教学, 采用专业结合法, 将计算机与医学专业联系起来, 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3.2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 让学生投入合作学习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主题活动 (笔者采用健康体检) 、组内交流讨论、成果展示汇报等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锻炼了学生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
考虑中职卫校专业特点, 注意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相结合, 锻炼他们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 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 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3.4 完善了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
通过引入过程性评价量规, 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考察学生的表现,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同时, 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方式也有助于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3.5 促进了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思路的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应当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启发引导学生的助推器;转换教学思维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拥有过硬的知识贮备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中职卫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索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终身学习上, 是中职卫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优势分析 |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 中职计算机微课教学探析 |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 中职计算机分层教学实际操作中的困境研析 |
中师计算机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分析 | 中职计算机课程中数字故事的运用研究 |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分析 |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中的作用及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