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总和, 它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关系,促进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健康良性发展,最终形成社会和谐统一发展局面。 因此科学发展观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目标是相通的,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物质财富增长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单一尺度和标准, 国有企业经营发展逐渐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渐行渐远,引起了社会信仰缺失、价值体系混乱、诚信不足、道德沦丧等一系列文化问题和混乱。 因此,当前国有企业亟待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建立一种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做好企业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保持协调一致。
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国企企业文化创新目标。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企业文化创新要统筹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关系。 ①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个体,其市场地位和使命决定了其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但是企业除了为股东、员工带来收益之外,还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②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重要参与者,其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具有社会性特点,需要在社会环境下进行和完成, 因此企业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存在这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国有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目标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与社会精神文明效益。 作为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社会生活与消费观念的塑造者,企业要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以守法经营行为回馈社会,以良好环境美化社会,以现代工业文明提升社会,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
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十分盛行,大多数企业员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企业内部严重缺乏进取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在现实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同样需要“自负盈亏”,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 如果不能解决好内部员工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国有企业同样被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而加强企业文化创新,不断增强广大员工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注重合作和创新, 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综合经营绩效提升,这是国有企业内部文化创新的内在需要。
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必须要围绕“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展开,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
2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国企企业文化创新模式。
2.1国企企业文化创新的工作思路。
(1)国企企业文化创新面临的阻力以及应对策略。 着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企业文化创新的“力场分析法”. 他认为,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同时受到推动力和阻力作用,其中推动力是打破常规、持续创新的基本动力;而阻力是反作用于推动力的量,它对创新起到阻碍作用。 因此,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可以通过三种渠道来加强和促进。 ①加强创新推动力,引导人们摆脱当前状态约束;②削弱或消除阻力,尽可能清除那些阻碍创新的障碍; ③同时加强创新推动力和减少创新阻力。 总体来看,国企企业文化创新阻力存在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当中,不仅需要国企自身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动力,扫除内部文化创新障碍和阻力,也需要外部各界力量支持,营造良好的宏观企业文化创新环境,不断促进企业创新综合发展。
(2)改变组织行为变化的方法。 企业文化创新是对就有价值、认识、观点、信仰的重新批判和舍弃。 由于企业文化创新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对创新会产生一定的忧虑情绪和阻力。 根据企业管理学者沙因创立的组织行为改变方法, 本文提出了改变国有企业态度和行为的对策:①解冻:引导员工摒弃落后思想观念和行为。 这个阶段主要是将个体社会关系、思想意识来源切断;隔离个体社会支持;摒弃其旧有经验和价值,培育其创新意识和动力;鼓励变革,惩处落后和守旧。 通过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创新动力, 主动接受新文化和观念。 ②创新:引导员工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该阶段主要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员工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将员工置身于变化的环境中,用环境感化和影响他们。 通过行为模仿和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 ③重新冻结:让员工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固化。 该阶段主要度员工态度和行为进行检验,并不断修正其行为,使其自觉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
国有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创新目标指引下, 不断增强创新推动力, 消除阻碍创新的障碍和阻力, 通过营造新的创新环境、培育新的价值观,来引导员工共同参与文化创新并固化创新成果。
2.2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工作流程。
根据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要结合自身经营情况,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创新流程。
(1)企业文化评估。 企业文化创新首先要明确创新必要性和可行性,要认证创新背后面临着的形势和挑战。 国有企业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全面审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文化创新方向。
(2)文化提炼和升华。 国企企业文化评估要做好文化成果总结和分析,文化成果主要包括企业重大决策、企业经营者思想、企业发展资料、员工先进事迹等。 通过从上述各种素材中发掘先进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不断补充和完善,以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支持。
(3)文化加工和优化。 通过对企业文化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加工出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元素,再将它们重新整合起来, 以形成能够代表企业全部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成果。
(4)企业文化集成和传播。 将国有企业文化与其经营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物质元素结合起来,在内部加强新文化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员工对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并将其内化为指导自身工作行为的价值观念和准则,共同在企业内部打造新的企业文化。
2.3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具体步骤。
(1)成立企业文化创新管理部门。 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工作过程,需要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管理和推进。 该部门成员包括企业领导层、企业文化专家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观念认识。 根据企业文化创新一般规律和内在要求,创新文化部门负责项目立项、调研、分析和实施。 主要工作内容有:制定企业文化创新目标、计划、方案;组织商讨具体工作方法可行性;员工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和计划制定;市场营销方案;企业形象维护方案;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
(2)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要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和形势, 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与客户、政府、竞争者等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外部对企业的认识和看法;通过与员工、股东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内部经营存在的问题,以“以人为本”价值观念出发,找出企业文化创新面临着的难点和突破口。
(3)当前企业文化诊断。 在企业环境调查基础上,分析当前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与“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企业文化创新目标是否存在偏离;企业内部管理架构、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是否与企业文化、使命、目标相一致;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企业薪酬方案与员工工作积极性关系;企业经营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关于行为规范力量的假设等,通过自我诊断和剖析,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新的指引和目标。
(4)制定企业文化创新战略。 为了保证文化创新落实到实处, 收到预期效果, 必须要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从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等方面出发,制定一套全系的企业文化创新战略。 战略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方向正确,又要具有可执行性。 同时,还应根据企业文化的诊断结果明确企业文化创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抓住主要矛盾,带动次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3结束语。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管理有效手段, 更是企业的灵魂和价值导向,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经营发展理念和精神诉求,彰显了其工作态度和追求目标。 国有企业肩负着国家与人民的殷切期望,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和支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加强文化创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一星。谈企业文化创新的趋势[J].商业时代,2012(11)。
[2]沈文君。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几个发展方向[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1(4)。
[3]陈爱生。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3.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