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异分析
第一章:16世纪以来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绪论
第二章:中国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比较
第三章: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特点比较
第四章: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性比较
第五章: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异性原因比较
第六章: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研究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近4个世纪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比较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20 世纪下半叶以来,特别是 80 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经济振兴与社会进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中西方的科学技术在 16 世纪至 19世纪中叶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状态。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走下坡路,而西方的科学技术一改中世纪的黑暗局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从总体上考察这一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中西方科技发展的特征和应用情况等等,对于提高我们的科技意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将 16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对这一时期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其次,对比分析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应用情况,最终得出中西方在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的科学技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发展轨道,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始步入了近现代的发展模式。再次,从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和研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差异的原因。最后从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系列比较研究中得出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这其中既包括了对中国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反思,也包括了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和学习。以此不断完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努力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科学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推进整个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 科学技术,中国,西方,科技发展,科技创新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具体措施
1.4.1 存在问题
1.4.2 解决措施
2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比较
2.1 对"科学技术"一词含义的界定
2.1.1"科学"和"技术"
2.1.2"科学技术"
2.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成就
2.3 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成就
2.4 中西方科技发展成就比较分析
3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特点比较
3.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3.1.1 发展的传统性
3.1.2 浓厚的政治性
3.1.3 自身的封闭性
3.2 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3.2.1 自身的开放性
3.2.2 严密的逻辑性
3.2.3 浓厚的宗教性
3.3 中西方科技发展特点比较分析
4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性比较
4.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情况
4.1.1 农业
4.1.2 手工业
4.1.3 建筑业
4.2 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情况
4.2.1 棉纺织业
4.2.2 采矿业
4.2.3 交通运输业
4.2.4 军工业
4.3 中西方科技应用性比较分析
5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异性原因比较
5.1 地理环境
5.1.1 中国以内河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5.1.2 西方以海洋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5.2 政治环境
5.2.1 中国封建主义体制进入衰落期
5.2.2 西方资本主义体制进入上升期
5.3 经济环境
5.3.1 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5.3.2 西方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5.4 文化环境
5.4.1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束缚
5.4.2 西方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促进
6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研究启示
6.1 改革和开放是发展前提
6.2 创新和应用是发展动力
6.3 科技经济教育一体化是发展路径
6.4 科技体制与政治体制匹配是发展保障
7 结语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特征及其停滞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