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体育文化是一种基于追求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目的而衍生出来的特殊文化现象, 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则是培育合格现代化公民的必需手段。大学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其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体育文化的背景, 介绍了体育文化的作用, 最后对于在体育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内涵; 提升对策;
体育与现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 是现代公民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释放压力的有效手段。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 体育文化随着产生, 并得到积累, 体育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笔者在文中将对体育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做出具体阐述。
1、 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一种通过身体练习达到提高人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综合性设施, 表层的体育文化指的是运动形式, 而中层则是体育体制, 深层的体育文化则是体育观念。体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我国在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首要任务。要实现体育观念的现代化, 需要实现体育价值观、体制观、战略观、运动观、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体育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性手段, 但同时还具有竞技性、娱乐性的特性。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与人体育生活的紧密联系。体育文化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人的生活基础上的, 因此具有很强的大众性。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的体育行为、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体育运动可以发挥一定的规范人行为的作用, 体育运动中沉淀的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的精神素养。
2、 体育文化的作用
2.1、 促进健康
体育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体育生活、个体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最直观的作用就是促进人的健康。健康是人类发展的必备因素, 也是基本要素。人类的健康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 一个完全健康的现代人必须同时具备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 且社会适应良好。任何一个人要取得发展, 都离不开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体育可以促进人的健康, 通过参加体育项目, 人们可以获得更加强健的身体, 同时释放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承受的压力。
2.2、 凝聚人心
一直以来体育精神都备受推崇, 体育可以激励人的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最能体现体育文化凝聚人心力量的就是奥林匹克运动, 这项运动聚集了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 对宣扬体育文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其凝聚力量的主要来源, 体育精神能产生强大、深厚、稳定的凝结力量。如, 在国际性的比赛中, 不同国家、民族的运动健儿不只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战, 更是为了民族、国家的荣誉而战, 他们取得了每一次胜利都会使国人激动和兴奋。当五星红旗升起, 国歌奏响的时候, 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沸腾。体育运动将人心有力地凝聚在一起, 发挥了很好的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2.3、 教育、培养作用
人类文化具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文化的起点不同, 其实现价值的能力和范围也受到起点的影响。体育文化的基本内容是身体活动, 为此相比于诗歌、戏剧等文化更加通俗易懂, 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同时, 体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文化形式。体育文化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培育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强健人的体魄,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体育运动过程中, 体育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运动参与者产生影响, 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2.4、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文化能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现代公民。人们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 也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递下来、传播开来。通过参与体育运动, 人们可以释放承受的各种压力, 增强心理健康。此外, 国际性的体育比赛还能有效的增强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体育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策
3.1、 完善体育文化环境
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能更充分地发挥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由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两部分组成。良好的物质环境能营造舒适的体育文化氛围,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激情。物质环境主要是体育运动设施及其布置, 物质环境的水平对学生从体育运动中获得的感受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学生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精神环境则细分为两部分, 分别是物态化的精神环境和非物态化的精神环境。物态化的体育文化精神环境可以通过体育板报、标语、新闻广播节目、书刊等形式实现, 而非物态的体育文化精神环境则主要通过举办体育活动实现, 如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等。
在建设和完善体育文化环境时应注意适应性、实用性, 即适应总体建设及社会发展。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发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重点是打造学生特色, 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铸造雕像、媒体宣传、悬挂画像等等方式展现学校特色, 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环境。第二, 做好规划。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程, 需要师生及学校员工的长期共同努力, 为此, 规划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3.2、 加强管理
直到现在, 高等教育也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 学校的体育教育虽然逐渐受到重视, 但仍旧受到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限制, 尚未得到合理的地位。为了实现体育文化的常态发展, 不仅应完善体育文化环境, 还应加强对体育文化的管理。在体育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
首先, 应巩固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同时也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学生是高校体育文化管理体系完善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实现体育文化教育目标, 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长远发展, 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体育文化能为学生提供运动的空间、时间,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合理得加以指导、帮助。其次, 应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激励体育教师, 从而强化高效体育文化的管理工作。体育师资队伍对校园体育文化管理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对教育直连具有直接影响。要切实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管理, 就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 建立、完善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
4、 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 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体育文化能具有促进健康、凝聚人心、教育、培养等多方面的作用, 完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 能充分发挥体育文化价值,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喻俊, 陈映, 钟科, 等.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促进作用——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 2016 (31) :97-98.
[2]王贺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8) :24.
[3]符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6, 6 (35) :104, 106.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大学生诚信的现状与创新教育机制 | 大学生诚信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90后”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与解决措施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诚信教育经典案例的应用 |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智能手机的影响与对策 | 习近平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探析 |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路径 | 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与解决措施 |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 浅析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