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以来,为后代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遗产,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极为丰富的文物遗产,必须重视对这些人类珍贵遗产进行保护。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物保护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也影响了文物的保护。为了有效地保护人类的文物遗产,我国必须重视对文物保护环境进行防治。
一、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1.1大气污染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了酸雨、粉尘、二氧化硫等等,这些污染物对文物保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酸雨是由人类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而成的。文物损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酸雨。酸雨对地面文物造成了严重的侵蚀,尤其是我国众多含有大理石成分的文物古建筑、古雕刻。此外,酸雨的降落和渗透,还对地下文物造成了影响。酸雨降落到地面,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导致土壤酸化,破坏了土壤原有的酸碱度,严重的侵蚀了青铜器、铁器以及骨器等文物。粉尘,属于大气环境中一种极小的颗粒,通常通过侵入壁画或者壁像的间隙中造成视觉上的影响,同时,过多的粉尘会影响壁像本身材料的粘合力,导致画像的脱落以及褪色。二氧化硫属于一种具有较大破坏作用的化学成分,主要影响含有石灰石成分的文物,石灰石文物一旦和二氧化硫相互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所形成的结晶体具有一定的压力,导致文物表层因此而脱落,在受到降雨的冲击,文物外观逐渐变得粗糙,给外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2水污染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遭到了污染,水体的酸碱度以及污染物等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污水经过循环排放系统,渗透到地下,侵蚀了地下文物,严重的影响了文物开发以及贮藏的质量。
1.3辐射线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辐射线对文物保护的影响体现在其加快了文物的老化,严重的影响了文物的质量,缩短了文物的保存时间,纺织类文物经过长时间的辐射线的照射,其颜色、强度、韧性都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辐射线中的紫外线促使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成圣具有腐蚀物质,对古文物造成侵蚀。
1.4微生物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某些有机天然材料所制成的古文物的表层容易产生微生物,微生物对文物保护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导致文物表面出现裂痕,例如我国河北的铁狮子观,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覆盖措施保护,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微生物的产生与侵蚀,导致其表层出现了大量的裂痕。
2.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
2.1震动和噪声污染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过大的噪声会引发震动,不仅破坏了文化环境,而且严重的威胁到文物的安全保存。我国古墓群等保存文物的周边环境,由于受到周边人类工程作业的噪声影响,并受到所引起极大的机械振动的影响,古墓中所保存的文物遭到损坏的可能性因此大大的增加。
2.2文物旅游业发展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随着我国文物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物旅游业也对文物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与影响。
日益增加的游客、游客不文明的行为等都严重的损害了文物保护。
目前,我国现有的文物展览馆有关大约有2000座,馆藏文物达到大约1500万件。近年来,旅客的数量剧增,尤其在旅游旺季中,参观文物展览馆的游客更加多,给展览馆带来许多外在的影响因素,导致展览馆的内在环境逐渐发生酸化,破坏了文物表层的颜色,影响了文物的视觉效果以及保存质量,同时某些游客存在不文明的行为,对文物进行蓄意的破坏。
二、文物保护的措施
1.重视防止环境污染的问题。保护文物环境需要社会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采用有效的科学措施,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治理,从而改善文物保护环境,促使文物环境达到环境质量的标准。文物环境的保护措施首先在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其他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化学物;其次,必须对水污染的问题进行处理,对水资源建立其重点保护区,对污水建立起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并且针对工业污水的排放问题务必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改善农业水污染源的管理,从而保证水质达到国家的水质标准;第三,必须针对造神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在文物保存区周边的环境中,需要禁止大型工程的运作,避免多大的噪声引起震动,对于无法避免的噪声,可以采用消声器以及避震器来降低噪声和振动所带来的影响。
2.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保护。采用博物馆过着考古主题公园等方式来分类保护和管理文物保护环境,不仅可以从整体方面来对文物进行综合的保护,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文物保护生态环境。在某些文物保护区中,其本身的生态环境比较差,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例如,植树、生态保护区等,对文物进行保护的进度应当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互协调,对于不同的文物,应当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加强保护措施的目的性与有效性。
3.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对文物进行保护。目前,保护文物的工作重点在于主动积极地防止文物受到损害,修复文物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质,属于辅助项目的保护工作。现在我国较为重视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减少文物受损情况的发生,例如,采用了环境监测系统对莫高窟的游客数量进行科学的监管,采用了化学物测定设备来对上海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长期的监测,同时根据监测的结果来调节管内的环境。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是影响文物保护的重要因素,其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破坏力,在对文物保护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时候,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在保护文物环境的同时,需要国家各个相关部门的合作,预防为主,优先治理,对相关的文物环境评估标准予以严格的规范,并且科学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业。
参考文献:
[1]苑静虎,丰晓军。云冈石窟风化研究[J].文物世界。 2004(05)。
[2]黄继忠,张俊芳。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影响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01)。
[3]于群力。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危害[J]. 陕西环境。2003(06)。
[4]吴荣鉴。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J].敦煌研究。 2003(05)。
[5]王岩松。山西古代壁画损毁成因及其保护[J].文物世界。 2003(02)。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天津古建筑庆王府木质彩绘保存环境评价 |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整体提取方法 |
731考古发掘中对罪证文物的保护 | 木质文物的受损原因与保护措施 |
“四有档案”文物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 国际法视角下我国文物保护的创新路径(本科) |
刑法保护流失文物的建议(本科) |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调和(本科) |
出土文物的包装与文物的运输研究(本科) | 保护文物古迹加速城市建设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