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及成长进程, 我们不难发现:玩乐, 是一种快乐, 自主的娱乐性活动。特别是小孩子, 玩耍是他们的天性, 在玩乐中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幼儿园泥工科课程以孩子的玩乐作为主要载体, 在玩乐中让孩子学习掌握新颖的技巧, 使师生的互动机会增加, 培养他们之间的情谊, 在玩乐中体会生活的美妙, 感悟生命的的真谛, 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以下本文针对幼儿园小班泥工教学进行探究, 挖掘其中的内涵精神。
关键词: 幼儿; 泥工; 教学; 动手; 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 泥工教学是一项带有娱乐色彩的教育内容, 它也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着名的思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玩, 对于一个社会未成熟的公民———幼儿来说, 既是他们生活的主式, 也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方法, 更是他们的生命。幼儿, 就是在玩中生活, 在玩中学习, 在玩中成长。”由此可见, 开展泥工教学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本文将对小班泥工教学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的阐释, 使小班教师认识到泥工进行的重要性, 最终达到在我国教育界中普遍开展小班泥工教学的大目标。
1、 在玩乐中渗透泥工技术
泥工技术是一项深奥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孩子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进行泥工教学时, 在技术方面应该意识到不要强求孩子学习泥工技术, 但是应该要求孩子掌握最为基本的泥工塑造技巧, 例如揉、捏、压、团、拍等等。在幼儿玩乐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巧妙地将这些基本的技术与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 从而来提高幼儿对泥工教学的兴趣, 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以及动手能力。
在玩乐中渗透, 所谓的“渗透”, 仅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如果强行的灌输, 那知识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孩子便失去了探索的兴趣。我们幼儿园经常会开展泥工活动, 在小班幼儿接触泥工的前面几节活动, 我会让他们自由发挥, 就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将泥巴搓成“蚯蚓”或者是压成“饼干”, 但是长时间下去这种玩乐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按照孩子的心理及生理特点, 循序渐进的融合玩的教学内容, 使孩子在玩泥巴的过程中, 提高他们的泥工技能, 加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从而使他们得小肌肉得到发展以及感受到泥工活动的趣味性。
2、 教学泥工有效开展的关键步骤
经过幼儿园泥工教学的多次开展, 我们对其教学效果也得出了分析, 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 以下进行详细的阐述, 希望教师能有选择性的进行参阅, 更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点评和指正, 使其更为完整的走向教育事业。
2.1、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提高孩子的动手欲望
在幼儿园的泥工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为孩子设置两种教育情景:一是物质环境;二是精神环境。前者所涉猎的范畴较为宽广, 包括孩子的自身情况;游戏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时间、空间、地域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入大自然环境, 在空间广阔的情境下, 丰富孩子的视觉感受, 激发他们的动手创作欲望。后者涵盖的内容较为客观, 精神在泥工教学中, 应该因材施教, 关注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 努力使孩子的个性与兴趣得到满足,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 展示自己的机会。
2.2、 采取多样式的泥工教学模式, 提升孩子的创作技能
(1) 游戏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泥工教学中可以以游戏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 在泥工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唱儿歌, 让孩子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泥工技术, 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2) 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园泥工教学的开展不能处于孤立的状态, 应该与教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教师应该设立不同的主题活动, 例如“水果总动员”的主题活动, 可以使孩子吃水果等项目中了解水果的种类以及形状, 这有助于他们在泥工教学课堂上大胆想象, 大胆创造。
下面是给小班幼儿上泥工课的实录片段:
出示一个装有各种各样水果的箱子, 小朋友看到后都很好奇很兴奋。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箱子, 里面装有很多的水果, 你们想知道里面是哪些水果宝宝吗。”幼儿们都很兴奋说“想。”接着就抽取个别幼儿到水果箱里摸一摸水果并把水果一个一个给拿出, 然后组织他们逐一认识水果的形状, 颜色, 以及名称 (香蕉的外形像月亮, 它的颜色是黄的……) 最后问“今天我们就用彩泥来做你们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好吗?”小朋友都很兴奋拍手说:“好”。小朋友拿到彩泥后就迫不及待的玩起来, 通过团一团, 捏一捏, 压一压等基本技能, 做了很多形状各异的水果。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小朋友还会边玩着橡皮泥边还说着香蕉还像船, 摇啊摇……小朋友玩的是不亦乐乎。当有个别小朋友叫嚷着不会做时, 就会去逐一指导, 但有的的小朋友自己还会主动去帮忙不会做的小朋友。从这活动中可以看出泥工还可以提高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的意识。虽然小班幼儿的手指协调能力还不是很灵活, 做的不是很像, 但是这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们知道, 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 也是未来世界的掌控者。人才的培养应该时刻得到注重, 小班泥工教学的开展在幼儿教师的正确引领和指导下, 丰富了孩子的童年生活, 塑造了他们积极完整的人格, 为以后的学业发展以及成才之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绍竹.幼儿泥工活动的实践与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幼教研究) , 2011.
[2]周芸婷.浅谈如何开展小班幼儿手工操作活动[J].作文成功之路 (上) , 2015.
[3]卢萌.大班幼儿泥工活动过程及其特点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4]韩丹丹.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洪雪英.农村园幼儿泥工审美心理的发展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联动性原则在幼儿家长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 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的应用探究 |
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爱”的教育运用 |
艺术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中发挥幼师人格的作用 |
“小兔子的心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探究 | 6岁幼儿早熟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缺失的原因与培育方法 |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开展环境的营造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