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材插图的问题与对策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9-01-01 17:27
0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材内容的推陈出新,新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苏教版教材反映了新课程中提出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适当增加教师创设空间的要求。然而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方面教科书的插图还不能使学生满意,插图的应有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教师对于新教材插图的理解差异而造成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新教材消极适应,完全照搬新教材。由于新教材插图设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适应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等问题,而教师又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补充和优化,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不顺畅,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插图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忽视插图的重要作用,使图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 苏教版) 插图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现状
1. 1插图的分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插图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生活情景图,通过一张或几张图片,创设一个生活情景,再配以简洁的文字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第二种是介绍性的图片,如有关数学史上名人的图片或数学小知识等; 第三种是提示性图片,主要对小学生思考问题起一定提示作用,通常会在图旁加上一两句话,比如图片上是一位人格化的教师形象,旁边有一行提示性文字:“想想应该如何算出这道应用题?”[1]
1. 2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生活情景图方面。生活情景图在教材编排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这种类型的插图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呈现一般都是将问题融入到小学生的生活情景当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个自己熟悉的情景中轻松愉快地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这符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要求。但这种类型的插图在选材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部分插图的内容不准确。插图内容知识的准确性是对教材插图的最基本要求,错误的插图不但不能促进数学教学,反而会对学生产生不必要的误导。教材所提供的生活情境的插图必须符合生活常识,如图1中的茄子在真实的菜地里不需要用木架架着,因为它不是藤蔓植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对该错误进行纠正,特别是未见过菜地里茄子的学生会认为茄子跟西红柿一样需要用木架架着; 同时插图所表达的意义也不清晰,有歧义。如图2中的乒乓球,有学生会认为是鸡蛋,并在课上做题时进行一番争论,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插图中是鸡蛋还是乒乓球上,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二,部分教材插图陈旧。有些插图不能适应时代潮流甚至带有滞后性。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材插图的要求并不只是简单美观,更加要求生活化、现代化。笔者在观察中发现有些插图反映的内容远远落后于人们的生活,严重脱离了儿童生活环境。比如上册教材中出现了三次90年代的电脑,对于使用这本教材的00后来说,这种电脑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转移注意力到旧电脑上,使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文章来源:金英文案】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练习题设计研究 | 浅析三年级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 聋哑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变动与编写特点 | 北师大版数学“周长”一课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 | 三年级《丰收了》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
基于核心素养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三年级学生数学知识建构中的主体意义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