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村社综合合作社建设探究
【第一章】中国农村合作社发展问题分析绪论
【第二章】村社综合合作社生长机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村社综合合作社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章】村社综合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我国村社综合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综合合作社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 要
自 2007 年《合作社法》颁布后,合作社蓬勃发展,但是按单一农产品建立的专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小、功能窄、作用有限,专业合作社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之一些合作社是为了合作社而合作社,“假合作社”、“空壳社”随处可见。我国专业合作社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急切需要我们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我国乡土民情的村社综合合作社。
村社综合合作社是以农村社区为边界,建立在专业合作基础上的以金融合作为核心的合作社形式。发展合作金融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活力。发展村社综合合作社不再是满足于单一的经济目的,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方位的满足农民的安居乐业,享受生活。不只是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更是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和农村精神文明的提高。
本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合作社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村社综合合作社生长机理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我国综合合作社生长机理的实证分析,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分析了目前综合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发展综合合作社的政策建议。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多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创新之处在于将合作社的发展寓于我国小农村社整体环境中,试图找到合作经济理论与我国农村现实的结合点,寻找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村社 综合合作社 生长机理 合作金融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 2 章 村社综合合作社生长机理的理论基础
2.1 村社综合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合作制理论
2.1.2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2.1.3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村社综合合作社的生长机理
2.2.1 村社综合合作社的存在依据
2.2.2 我国村社综合合作社的制度安排
2.2.3 村社综合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2.2.4 我国村社综合合作社活动的开展及其绩效
第 3 章 我国村社综合合作社典型案例分析
3.1 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
3.1.1 蒲韩乡村社区的产生及运作
3.1.2 蒲韩乡村社区组织特征
3.1.3 蒲韩乡村社区发展经验总结
3.2 河南信阳郝堂试验
3.2.1 郝堂模式建立的制度分析
3.2.2 “内置金融”--郝堂试验的切入点
3.2.3 郝堂试验的经验总结
3.3 浙江瑞安“三位一体”
3.3.1 瑞安模式产生的制度分析
3.3.2 “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及治理
3.3.3 瑞安农协的经验总结
3.4 综合合作社是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选择
3.4.1 综合合作社符合村社理性,有利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4.2 综合合作社有利于促进合作组织的纵向一体
3.4.3 综合合作社促进村社的发展,实现村社再造
第 4 章 村社综合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主体地位不明确
4.1.1 与村委会孰轻孰重
4.1.2 与专业合作社惺惺相惜
4.1.3 与相关组织息息相关
4.2 合作金融的匮乏
4.3 技术问题突出
4.3.1 人才缺失
4.3.2 管理不善
4.4 制度不合理
4.4.1 正式制度的不完备
4.4.2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
4.5 社会整体环境问题
第 5 章 我国村社综合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村社综合合作社发展原则
5.1.1 根植于村社,尊重农民的创新精神
5.1.2 坚持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5.1.3 坚持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5.1.4 坚持政府扶持、培育原则
5.2 村社综合合作社发展建议
5.2.1 制定相关法律,明确综合合作社的地位
5.2.2 政府实干有为,引导合作社发展
5.2.3 构建合作金融体制
5.2.4 建立合作社人才培养机制
5.2.5 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5.2.6 完善合作社制度建设
5.2.7 注重文化建设,改善非正式制度的约束
5.2.8 加大宣传,改善社会整体环境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