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鸡鸣驿距今已有 700 多年历史,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8 年,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启动了"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按照计划,将对鸡鸣驿城内建筑、城墙、设施进行修复保护及旅游资源的开发[1].由于历史原因,鸡鸣驿城墙下部及两侧、城内古建筑、建筑遗址及院落、街道地表下存在大量防空洞、暗挖地窖等地下洞穴,洞穴部分与旧时砖砌地窖相通,洞体均为土质[2].首先要对古城内的地下洞穴的分布、建筑及城墙的破损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明位置及破损程度,为下一步的修复开发工作提供技术资料。
1 地质雷达探测原理
地质雷达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地下设施、考古、地质与水文等领域的探测和评估,原理是其主机通过天线由地面发射电磁波到地下,当电磁波遇到不同电性差异的目标体或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便会发生反射与透射,反射波返回地面,又被接收天线所接收。此时雷达主机记录下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双程时间 t 和幅度与波形资料,通过对图像进行解释和分析,确定不同界面及深度、空洞等,地质雷达检测原理见图 1 所示。
2 仪器及测线布置
采用美国 SIR-20 型地质雷达,根据不同的检测深度要求配备 270MHZ、100MHZ 高频天线[4].针对鸡鸣驿古城内的地下通道,城墙进行探测,地下通道的检测中,测线垂直通道延伸的方向布设,城墙的检测中,测线沿城墙走向及垂直城墙走向进行探测。
3 测量参数
100MHz 天线:测量方式采用连续测量,时窗范围:150ns(最大探测深度可达 30m),采样率:512 样点 / 扫描,扫描率:32 扫描 / 秒,每 2m 做一探测标志。
270MHz 天线:测量方式采用连续测量,时窗范围:100ns(最大探测深度可达 5.0m),采样率:512 样点 / 扫描,扫描率:32 扫描 / 秒,每 2m 做一探测标志,每探测一条另存为一个探测文件。本次探测工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背景去除、滤波,设置介电常数、水平均一化等一系列处理,分析确定地下洞室的位置及深度,横坐标表示探测的水平距离,纵坐标表示距地面的深度。典型地下空洞图像见图 2 所示。
由于空气与土或与石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所以当结构中有明显的空隙或空洞时,地质雷达会有明显的强反射信号。从图 2 的雷达图像上可以看出两处空洞的位置、深度和大小,(a)处空洞顶距地面约 1.5m,最深处距地面约4.5m,空洞高度约 2m;(b)处空洞顶距地面约 2.0m,最深处距地面约 3.5m,空洞高度约 2m.
5 结论与建议
地质雷达操作简单,精度高,能对地下空洞、城墙内部的裂缝破损进行检测,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地质雷达对古建进行勘测是比较准确和可行的,探测效果较好,对古建的评估和加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地质雷达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大,探测精度降低,进一步影响到探测质量,有时会造成误判,因此建议在古建探测中,地质雷达、地震面波等多种无损检测方式并用,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云,李田,白瑞娟。张家口怀来县鸡鸣驿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17-119.
[2]刘波,王占雷等。高密度地震影像在古建筑检测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1(5):55-56.
[3]李大心。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4]赵倩倩,雷宛,邓艳,等。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中天线频率的选择[J].勘察科学技术,2013(2):61-62.
[5]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胶东半岛传统民居海草房的保护与利用 | 衡阳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对策 |
宁波常见古建筑装饰图案的保护与开发 | 三维激光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实例 |
现代城市化建设与古建筑群的保护研究(本科) | 当代典型建筑进入建筑遗产保护行列的可行性探 |
靖港古建群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 对金义都市新区古建筑保护的具体建议 |
理坑古建筑保护的思想、原则及修缮技术 | 徽州保护性修复项目中的古建筑保护模式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