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近代“废督裁兵”思潮探讨
绪论:五四时期“废督裁兵”社会运动研究绪论
第一章:“废督裁兵”思潮在五四时期形成的原因
2.1 2.2:“废督裁兵”思潮的形成及高涨
2.3:“废督裁兵”思潮的转化与衰落
3.1 3.2:“废督裁兵”的必要性与目标
3.3:“废督裁兵”的基本力量
3.4:实行“废督裁兵”的方法
第四章:“废督裁兵”思潮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五四运动前“废督裁兵”思潮的作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废督裁兵"思潮是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以倡导废除督军制、裁减军队来拯救中国命运为主旨的爱国主义思潮。它兴起于军阀统治政权之中,又卵翼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势力之下,主张以一种和平改良的形式来追求改革的合法性。
"废督裁兵"思潮的参与人员构成复杂,智识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农群众、政府官员及督军、国民党和共产党等都参与其中,他们发表文章、研究讨论、讲演呼吁、奔走联络、组织运动,使废督裁兵主张在全国广为传播,并形成一股广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以智识阶级为代表的各阶层通过揭露和批判封建军阀祸国殃民、阻碍民主和进步的种种罪行,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清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本质;他们还提出了裁兵节饷、化兵为工、屯兵开垦、兵工筑路、建立新军制、抗税罢业等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主张、观点,团结了民众,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推动"废督裁兵"思潮发展演进;以蔡和森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对"废督裁兵"思潮进行了积极的批判和引导,使广大人民逐渐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要想实现国家统一和民主,必须用国民联合的武装力量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推动社会变革朝着国民革命的方向发展。
"废督裁兵"思潮对五四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它从最初使用请愿、电文等和平改良手段到最终觉悟依靠人民力量进行罢工、罢市、罢业,推动了广大爱国人士由改良道路向革命道路认识的转变,为国民革命做好了思想和舆论启蒙;"废督裁兵"思潮中所蕴含的化兵为工、建立新军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给当时及后世民族经济的发展及国防建设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传承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其失败更加坚定了人们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最终完成了由不满军阀政治而走向国民革命的历史过渡任务。
关键词:废督裁兵;社会思潮;过渡;国民革命
目 录
摘 要
绪 论
一、"废督裁兵"思潮在五四时期形成的原因
(一)"督"、"兵"的严重危害
(二)国际和平、裁军潮流的有利影响
(三)国人对军国主义、武力主义的反思批判
(四)中国传统弭兵思想的有益借鉴
二、"废督裁兵"思潮在五四时期的形成及发展演变
(一)"废督裁兵"思想的勃然而兴
1.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2.南北政府的积极鼓吹
3.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
(二)"废督裁兵"思潮的形成及高涨
1."废督裁兵"运动风起云涌
2.裁兵团体的成立
3.裁兵刊物的创办
(三)"废督裁兵"思潮的转化与衰落
1.民族资产阶级态度的改变
2."废督裁兵"策略的转变
3.国民革命的兴起
三、"废督裁兵"思潮的基本内容
(一)"废督裁兵"的必要性
1.为铲除内乱以绝乱源
2.为整理财政救民于水火
(二)"废督裁兵"的目标
1."废督裁兵"的总目标
2."废督裁兵"的具体目标
(三)"废督裁兵"的基本力量
1.智识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3.工农阶级
4.北京政府及各省督军
(四)实行"废督裁兵"的方法
1."废督"的方法
2."裁兵"的方法
四、"废督裁兵"思潮的影响
(一)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二)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对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结 语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金英文案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service@kingying.net
相关论文推荐:
关于中国近代银行立法监管的经济学分析与启示 | 浅析近代以来黑龙江移民状况与生态环境变迁 |
关于近代河南灾荒的社会成因分析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废止内战运动探析 |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 《纲要》中辩证唯物史观的教学实践探讨 |
中国自由主义领军人物胡适的苏俄认知 | 近代以来北京郊区型农业的变迁状况 |
近代湖湘留学文化的兴盛及其爱国强国情怀 | 清末反缠足运动中女性矛盾心理的成因 |